製皂日:2018/3/10 | 室溫:19 ℃![]() |
手工皂總重量: | 1778 g | |
油脂總重量: | 1100 g | |
油脂名稱 | 重量 | 比例 |
椰子油 | 1000 g | 91% |
芥花油 | 100 g | 9% |
精油 | 重量 | 比例 |
喜馬拉雅雪松 | 15 g | 2.0% |
真正薰衣草 | 7 g |
--------------------
預計溫度 35 ℃ | 實際溫度℃ |
氫氧化鈉 | 33.6℃ |
油脂 | 33.8℃ |
氫氧化鈉 | 202.4 g |
純水 | 485.8 g |
--------------------------------------------------
洗衣皂總是用好快,這次要打的油量有多加些,精油用喜馬拉雅雪松+真正薰衣草混搭,洗衣粉的負面新聞很多,生意人好像都很喜歡加一些特別的東西(神奇的化學合成物?)化學殘留物並不會憑空消失不見,或多或少還是會殘留在衣物上,然後又接觸到皮膚,每天每天的,洗衣本來不就是為了洗掉髒東西卻又讓衣物附著到不好的東西,這樣不是很怪嗎?所以伊妮習慣自己製作洗衣皂再刨成絲來使用,雖說麻煩了點,但外面賣的伊妮我其實也不太敢用.......這種疑神疑鬼的個性可不是與生俱來的,拜無良商人後天養成,手工皂的成分與洗衣精(粉)的成份相比要單純多了,唉!手勤勞點求個心安吧!無良(知)商人愈來愈多了,廣告打的都很有良心,但實際上呢?誰是下一個?
1 將叮叩叩的椰子油溶化成液狀倒入不鏽鋼鍋內再倒入芥花油100g,混合均勻
2.準備純水冰塊485g,將氫氧化鈉202g分幾次倒進去冰塊內,最近一直覺得量測儀器不是很準,所以使用兩台量測比對一下
咦是我想太多嗎?量測出來還都一樣
不要一次都給它倒下去,因為這次氫氧化鈉比較多,每倒一些就攪一下直到氫氧化鈉都倒完且完全溶解
3.溫度在35℃左右且兩者溫差沒超過5℃就可以混合
量測溫度:鹼液(33.8℃)和油溫(33.6℃)
4.接下來就到了放空時間,邊打邊聽個音樂,其實不知不覺就trace了,打到濃稠可以畫出8後,倒入喜馬拉雅雪松精油+薰衣草精油再攪拌一下,讓精油混合均勻即可
5.已trace的皂液倒入矽膠模裡,放進保麗龍箱保溫,避免表層溫度降的太快,皂化的時候溫差太大皂寶寶容易有皂粉不好看
勿掀蓋,影響皂化,不鏽鋼鍋馬上清洗可能較油膩不好洗,可放置個1~2天再洗,清洗時看到肥皂泡沫且無大量的浮油表示成功了。
6.蓋皂章/脫模/切皂
家事皂椰子油比例都很高,較硬皂化快,太晚蓋皂章會壓不下去,這批長型模大約6小時後脫模,我直接蓋好章後再切八塊,因為脫模後更硬了,另一個皂模直接蓋好再脫膜
7.晾皂
氫氧化鈉和油混合後即開始皂化,皂化是指氫氧化鈉溶液+油脂後反應成固體皂。就是將油+鹼反應成皂+甘油
雖然混合打到 Trace,脫模後PH值大都高於9,所以需要時間讓PH降到7~9(弱鹼)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