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Grid_1551887688371.jpg 

製皂日:2019/2/28 室溫:20 溼度:70%
入模時重量(估計值): 1500g
油脂總重量: 1000g  
油脂名稱 重量 比例
椰子油 250g 25%
棕櫚油 170g 17%
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EV 250g 25%
米糠油 200g 20%
酪梨油 100g 10%
蓖麻油 30g 3%

---------------

精油: 重量 比例
檀香精油  12g 1.2%
佛手柑精油 12g 1.2%
維吉尼亞雪松精油 (檀香味) 15g 1.5%
總克重 39g 3.9%

---------------

植物粉: 重量
印度老山檀香粉 6g

---------------

氫氧化鈉 140g
純水冰塊 355g
INS 143.2

------------

伊妮製作的手作皂都是冷製皂,因冷製皂過程中不需要高溫加熱,低溫冷製可以儘量保留植物油和添加物的養份,且皂形成後會含有天然的甘油,這甘油是對肌膚很溫和的保濕劑,對皮膚是好的,工廠大量製作的皂通常都己經把這珍貴的甘油抽離,做為另外較高檔的商品販售

 

1.混合油脂

椰子油先隔水加熱融化成液狀,把需要的油脂量測重量後倒入不鏽鋼鍋內混合

PhotoGrid_1551410468180.jpg

2.溶鹼(鹼液)

戴上手套/護目鏡/口罩後準備氫氧化鈉,將氫氧化鈉140g分次倒入純水冰塊355g內,攪拌到氫氧化鈉完全溶解

PhotoGrid_1551412269853.jpg

3.量測溫度(油溫和鹼液)

預計溫度 35 實際溫度℃
油脂 32.8
鹼液 34.0

氫氧化鈉完全溶解後,量測油溫和鹼液的溫度,打皂溫度可依配方是否是屬皂化快或配方油脂耐高溫與否再自己決定溫度,伊妮打皂習慣將溫度控制在35℃上下,溫度的說法很多,用室溫的說法也有,這應該和手作者居住的地方有關,如果打皂的環境有空調管控溫度就也沒差,不過手工皂大都用的是植物油,部份油款不耐高溫

PhotoGrid_1551413367757.jpg

4.打皂(攪拌)

將鹼液倒入油脂後就開始打皂,攪拌需要些時間,當皂液可以勾勒出痕跡,即可倒入檀香/佛手柑/維吉尼亞雪松(檀香味)精油,接著分一小杯倒入檀香粉6g,再攪拌混合均勻,製作冷製皂一定要打到trace,如果攪拌不夠,油脂和氫氧化鈉沒能混合完全就會一直在分離的狀態,皂液裡的游離脂肪酸若太高在裡面游來游去的,皂就容易失敗而無法成皂

PhotoGrid_1551415717149.jpg

5.入模

將trace的皂液倒入矽膠模內,放進箱內保溫,避免皂化的時候表層溫度降的太快,溫差太大皂寶寶容易有皂粉,雖然皂粉不影響使用,就只是比較醜而以,洗一次就會不見了

PhotoGrid_1551415909308.jpg

6.脫模/切皂

放置了3天後脫膜切皂

PhotoGrid_1551877510790.jpg

7.蓋皂章

PhotoGrid_1551877835708.jpg

8.晾皂

手工皂6週(40天)算是大家常說的範圍,冷製皂需要把剩下的鹼反應完需要時間,這和坊間的熱製皂不同,沒辦法做好馬上就可以用 

PhotoGrid_1551878094716.jpg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妮 的頭像
伊妮

∮伊皂堂工房 ∮ Natural handmade soap

伊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