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製皂日:2018/6/16 | 室溫:26 ℃ |
溼度:60% |
| 入模時重量(估計值): | 1026 g |
| 油脂總重量: | 708 g | |
| 油脂名稱 | 重量 | 比例 |
| 棕櫚核仁油 | 140 g | 20% |
| 棕櫚油 | 130 g | 18% |
| 紫草根橄欖浸泡油 | 281 g | 40% |
| 未精製乳油木果脂 | 70 g | 10% |
| 甜杏仁油 | 62 g | 9% |
| 蓖麻油 | 25 g | 4% |
-------------------------------------
| 精油 | 重量 | 比例 |
| 卡拉不里亞佛手柑精油 | 5 g | 0.7% |
| 安息香精油 | 5 g | 0.7% |
| 苦橙葉精油 | 3 g | 0.4% |
| 總克重 | 13 g | 1.8% |
-------------------------------------
| 植物粉 | 重量 | 比例 |
| 紫草粉 | 3 g | 0.42% |
| 氫氧化鈉 | 98 g |
| 純水冰塊 | 237 g |
| INS | 138.1 |


-----------------------------------------------
4月初泡的 紫草根橄欖浸泡油己經2個多月了,拿來製作紫草皂,紫草根有尿囊素並含有Shikonin的色素,所以浸泡油會是深紫紅色,但做成皂後會是藍紫灰灰的,嗯...又有點像芋頭色,原本配方是使用300g的紫草根浸泡油,但做完紫草膏後,這紫草根浸泡油只剩281g,當然不足的克數也可以用橄欖油補足,但是今天過濾紫草浸泡油→接著做紫草膏→然後再打這一鍋紫草皂,今天一直在聞橄欖油,有些膩,所以就281g唄
1.混合油脂
把每種品項的油量測好,棕櫚核仁油/棕櫚油/乳油木果脂是硬油先隔水加熱溶解再混入

2.溶鹼(鹼液)
手工皂使用的鹼是氫氧化鈉(NAOH),PH值約12,溶鹼時要非常小心,一定要戴上手套/護目鏡/口罩,去預防不慎接觸到身體
將氫氧化鈉98g分幾次倒入237g純水冰塊內,一直攪拌到氫氧化鈉完全溶解純水會從混濁變為清澈

3.打皂(攪拌)
量測油脂和鹼液的溫度,35℃左右且兩者溫差不超過5℃就可以混合,這只是伊妮的習慣溫差,有些溫差範圍比較鬆到10℃
| 預計溫度35℃ | 實際溫度℃ |
| 油脂 | 30.6℃ |
| 鹼液 | 32.5℃ |

4.這鍋皂變色很快且攪拌沒多久就有trace的感覺了,很快就可以畫出8,所以打的時候要留意一下皂液的狀態,因為伊妮等一下還想放些紫草粉調色,所以light trace就加入卡拉不里亞佛手柑精油&安息香精油&苦橙葉精油,這個安息香精油是萃取樹幹流出的樹脂,黏稠勾勾狀態不太好倒,所以我把精油內蓋也拔起來,方便使用

5.將己經trace的皂液分成兩杯,一杯原液,另一杯倒入紫草粉

6.入模
將皂液倒入模子裡放進箱內保溫,不過因為夏天了,比較不用擔心太冷失溫

7.蓋皂章
約十五小時後偷瞄了一下,喔...皂化很快部份己經都硬了,來不及下手,所以有些皂就沒蓋章了

8.脫模
兩天後脫模

9.晾皂
這樣就做完了,就等皂化降低PH值

留言列表

{{ article.title }}